钢水包、铁水罐加盖技术
钢水包、铁水罐加盖技术
  • 详细介绍

钢水包、铁水罐加盖技术介绍 

前言:钢水包是炼钢厂(含转炉、电弧炉等所有炼钢厂)容纳钢水的容器。钢水包从接纳初炼炉的钢水起直到钢水浇注完毕的间隔时间称钢水传搁时间。钢水在传搁过程中通过覆盖在钢水表面的炉渣向环境辐射散热(也通过包壁、包底及钢壳向环境传导散热),浇注过程和浇注结束后,钢包从倒注余渣直到将钢包清理、准备和再次受钢前,钢包不断通过其耐火内衬向环境辐射散热。为了弥补这些热损失,初炼炉必须提高出钢温度以满足钢水能顺利浇注的需要。出钢温度越高,炼钢成本也相应提高。为了减少这些热损失,除改善钢包耐火内衬的结构降低传导散热量外,给钢包加盖是炼钢工作者一直思索的难题。由于钢包在整个运行周期要经历受钢、转运、精炼、浇注、倒注余渣、钢包清理和再次受钢前的准备等操作,其间需要多次进行加盖和揭盖操作,不但大大增加大型吊车的作业率,也会增大使厂房内物流的复杂化;加上各炼钢厂工艺布置不同,用机械揭/加盖方法也有不少难度。因此钢包加盖问题至今只有在极少炼钢厂实施。

在高炉——转炉钢铁厂,铁水罐是将高炉生产的铁水装载到炼钢车间的容器。现代化的转炉炼钢厂所使用的铁水罐有鱼雷式铁水罐和桶式铁水罐两种,二者各有优缺点。我国转炉容量在180吨以下的钢铁厂多数使用桶式铁水罐(以下简称铁水罐)。这种铁水罐在高炉受铁后,用人工向铁水面投加稻壳或其他保温材后,由铁水罐台车运向转炉车间。铁水兑入转炉或混铁炉后敞开的铁水罐返回高炉再次受铁。

由于稻壳在铁水面燃烧后很快飞扬掉,因此稻壳阻止铁水面外环境辐射散热的效果并不理想,铁水在运输过程中降温多。空铁水罐返回高炉再次受铁期间,铁水罐耐火内衬向环境辐射散热,其温度由1400℃左右(与铁水温度相当)急剧下降到600℃甚至更低。每次受铁后,耐火内衬都再次吸收铁水热量再次上升到1400℃左右。上述两个因素使铁水温度大大下降。

铁水温度越高,铁水所含的物理热也越高(铁水所含物理热往往占炼钢过程全部热源的50%以上),炼钢过程中可使用的废钢、铁矿石等含铁的冷却剂越多,炼钢成本可相应降低。

本公司推出的钢水包、铁水罐加盖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技术。